竹柳高效栽培的管理技術
竹柳 ,楊柳科,與其他速生樹種相比.具有抗性強、成材快、材質好、栽培效益高等特性。要實現其較高的經濟效益,掌握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是關鍵。
一、育苗
竹柳易栽、易管、易成活,一年四季都可育苗,北方冬季最低氣溫在一10℃以上地區均可進行秋季扦插育苗(先長根后發芽)。
一、育苗:扦插每畝扦插5000-8000株,扦插后保持土壤不干旱,最好經常澆水。苗高2米以上即可移栽,秋、冬、春季都是移栽的最佳時間。
二、栽培管理
1.栽培地選擇:竹柳要想長的快, 水肥管理是關鍵.大面積栽培時,一定要選地,鹽堿地、潮濕地、低洼地、易被水淹地.或澆灌比較方便的土地均適合栽培竹柳。2.施肥竹柳對氮、鉀、鈣肥的需求較一般樹種要多.施肥除考慮竹柳本身的需肥規律、造林地土壤養分條件外.還應考慮竹柳的樹齡、密度、土壤類型及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響。
?、倩?。以有機肥或長效肥為主,畝施豬、牛、雞糞或土雜肥3立方米,化肥應含有氮、鉀、鈣幾種元素。
?、谧贩?。追肥時間應安排在竹柳速生期前、速生期開始和速生中期,一般第一次于5月上中旬.每畝施尿素20千克、過磷酸鈣30千克:第二次于6月底7月初雨季來臨前,每畝施尿素30千克或碳酸氫銨100千克加過磷酸鈣30千克:第三次在7月底至8月上中旬,可追施氯化鉀等含鉀多的肥料20千克,此時不可再大量追施氮肥,以免造成苗木徒長,降低木質化程度。施肥原則為少量多次.
?、鄹馐┓?。用天達2116加竹柳增長劑及肥料噴施,濃度過大易灼傷葉片,引起肥害.過小則肥效不明顯。適宜濃度范圍為:大量元素0.1%-2%.微元素0.01%-1%。根外施肥適宜時間在下午4時以后或早上9時之前。施肥間隔時間10—15天,連續噴施2-3次。為了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,可在9月上中旬葉面噴施2‰磷酸二氫鉀溶液。
3.清除田間雜草:移栽前可先用百草枯除草.然后進行整地,整地10天后開始移栽.對田間已發生的雜草,可用該除草劑針對雜草噴霧。為了防止竹柳苗木受到藥害.噴霧時可割下可樂瓶的前半部分套在噴頭上做成防護罩。根據不同季節,噴施應先做小面積試驗,后大面積實施。
4.栽植密度:根據栽培地勢、土壤肥力及對竹柳木材直徑的要求,栽植密度可分3種:大徑材標準為300株/畝.中徑材標準為400~700株/畝.林紙一體化栽培或超短期輪伐種植每畝可種800—1500株.
5.澆灌:定根水栽后及時澆水是苗木成活的關鍵。根據苗木大小和栽植密度確定是挖穴栽植還是開溝栽植.栽植不可過深或過淺,一般回填土高于根基部,栽后踏實澆透水即可,以后如遇干旱每10天澆1次水。秋后至次年春季階段栽植苗木.栽前把種苗根部放在水中浸泡24小時可提高成活率。竹柳的水分管理應遵循“濕”的時間大于“干”的時間的原則.炎熱干旱季節7天就需要灌1次大水,水要灌透、灌均勻.盡可能做到追肥與灌水同步進行。
6.修剪:修剪可分為冬剪或春剪和夏剪兩個階段:秋季落葉后至第二年發芽前,主要是修剪中下部側枝和影響樹形的上部側枝:夏季修剪主要是剪去生長旺盛的側枝、過密枝、病蟲為害枝,以利于竹柳長得高、快、直。
7.病蟲害防治:相對來說.竹柳病蟲害少,很少出現柳樹葉銹病、莖干潰瘍病等病害,生長季節主要蟲害有蚜蟲、柳藍葉甲、造橋蟲等。防治1年一般進行2-3次.新生枝條1個月時防治1次.高溫季節防治1次.當地連陰雨季節來臨時防治1次。噴藥防蟲盡量和葉面噴肥結合進行.2年生樹可在秋季或冬季涂抹1次生石灰水。